听说有一波很“凶悍”的冷空气要来。
还是夹风带雨的那种,天气预报栏上,清一色的小雨符号。
坐标福州,12月9日的最低气温竟然只有3℃。
一脸看热闹的表情,要是没有如此低温,我就奖励自己一泡水帘洞老丛水仙。
寒潮来势汹汹,秋衣秋裤毛衣毛裤齐上阵,恨不得往身上贴层膘。
忽然有点羡慕北极熊,不怕冷。
在这个天气里,我们可不能只顾着给自己保暖,新入手的岩茶,也要安顿好。
早在上周,一朋友就留言咨询岩茶的保存问题。
麻花仗着有专业的仓储设备,任性地把茶友的问题抛之脑后,真是该罚。
本文,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与茶友们聊聊岩茶保存二三事。
不论您是身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秦岭淮河以南,都来讨论一二。
秦岭淮河以北,
存岩茶要不要靠近暖气片?
秦岭-淮河线,从地理上区分出南北方。
以北的部分,是我们常说的北方。冬季的北方,风景别具一格,千里冰封万里雪飘,大地苍茫。
冷、冻,是北方冬季的关键词。
但,他们不怕呀!
因为有供暖。
身为南方人,可羡慕了好久,据说还可以在室内吃冰棍。
对于北方的茶友而言,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问题:存茶,要不要靠近暖气片。
当然不要,最好能远离。
暖气片,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当然不陌生,钢制暖气片、铜铝复合散热器、铝制暖气片,花样百出,温暖的气流从暖气中出现,宛若人间四月天。
暖气片的工作原理是:终端散热,带动室温。
缺陷在于室内温度不均匀,舒适性要较差一些。
所谓的终端散热,就是暖气片本身的温度高,带动周围的空气变热。
故而,在靠近终端的部分,温度高。
画面感极强,一面火山,一面冰川。
这种情况下,自然不适合岩茶保存。温度忽冷忽热,岩茶身处“水深火热”中,如此残忍的方式,还是绕过岩茶吧。
且靠近暖气片的部分,温度高,容易促使岩茶变质。
北方存岩茶,远离暖气片,放在室内其他部分即可。比如放在远离暖气片的书架上,就是不错的选择。
(原盒密封存放)
(原盒密封存放)
秦岭淮河以南,
冬季存岩茶请注意干燥度
与北方相对应,自然是南方。
身处秦岭淮河以南,气温会比北方暖和些。隔了一条线的距离,气候条件还是有所不同。
比如前些天北方已经雪花飘飘的时候,榕城的最高温度到了30℃。
哪里有冬天的样子。
我在南方的艳阳里看北方大雪纷飞。
南方最大的特色在于室外冷,室内也冷。
这种天气下存茶,要注意防冻、防低温,不要将岩茶存放温度太低(低于5℃)的地方,否则容易影响存岩茶的品质。
故而,在南方存岩茶,要适当挑选温暖的环境,避免温度太低。
与此同时,冬季存岩茶,还是要注意干燥,抽湿还是必备的!
阴雨天的时候,南方的室内空气湿度甚至能超过70%,如此汹涌的水汽,早已虎视眈眈的盯着岩茶,要是不采取点儿措施,茶容易吸收水汽从而出现返青的情况。
这种情况,绝对不允许出现!
冬季南方存岩茶,抽湿干燥的举措可不能少。
冬季如何保证室内干燥?
简单,李麻花支几招。
第一,阴雨天气减少开窗次数
虽然湿气很调皮,但我们也有办法对付,你看孙猴子再狡猾,不也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么。
最好用的方式,就是减少开窗次数,防止室内湿气过大。
第二,必要的干燥设备不能少
在过去,干燥最常用的就是生石灰。生石灰容易吸水,从而保障干燥。
但,生石灰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,并不是最安全有效的除湿方式。
最好的方法,还是让抽湿机来助阵!
只要不断电,抽湿机能二十四小时运作,并能够设定好所需的湿度,从而保证正常运作,将抽湿进行到底!
天南地北,这五个存茶要素要抓牢!
南北方存茶,要因地制宜,这是经验之谈。
北方存茶,不宜靠近暖气片。
南方存茶,别忘记抽湿保持干燥。
这些细节上的处理,都要基于存茶的五大要点,不可逾越,更不可盲目舍弃,任何一个细节被忽视,都容易给岩茶招致无妄之灾(返青)。
存岩茶五大黄金法则。
第一、遮光
第二、干燥
第三、密封
第四、阴凉
第五、无异味
存岩茶,不可放在光线直射的地方,更不能之间将茶叶暴露在光线下。
现在我们买岩茶,99%的茶友都会买8克一袋包装好的茶。
已包好的岩茶,密封性和遮光性方面有所保障。
用于包装岩茶的牛皮纸符合铝袋,具有遮光功能,只要口密封好,可存放时间较长。
但,这只是第一步。
存放时,还要将岩茶放置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,避免温度过高,导致变质。
阴凉存放,能降低岩茶变质的风险。温度过高的环境,存茶缺乏安全感。最好不要存放在室温高于30℃的地方,长期以往,容易诱发变质。
至于异味,更不用多说,分分钟会损坏岩茶品质。将岩茶存放在干净无异味的地方,才是正确选择!
存茶,贯穿喝茶始终,甚至于我们还要早做准备。
冬季已到,天寒地冻,存岩茶更不可粗心大意。
北方的朋友觉得:我身处北方,天气干燥,存茶有什么难的?随便放!
常在路边走,哪有不湿鞋。
存茶,半点也随意不得!天气再干燥,它还是有水分,让岩茶暴露在空气中,可不是明智之选,稍不留神,返青就来了。
粗心大意存茶,返青连声你好都不说,直接安营扎寨,如洪水猛兽,分分钟损坏茶品质。
来自李麻花的肺腑之言:好茶,落肚为安!
存茶,要细致。
喝茶,要趁早。